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诗人 > 正文
许天正

许天正

诗人

唐代

10

隋朝末年

  许天正的祖父许克华恨隋炀帝祸国殃民,遂弃文从武,在河南汜水(今襄城县东北)聚众起兵。后归唐王李世民,协助固始人陈犊(字克耕)攻下临汾(今属山西)等郡县,立下战功,被唐太宗授为京兆(今陕西西安)别驾(今市长一职),封宣威将军。许克华死后,由子许陶袭爵。陈犊死后,也由其子陈政继任左中郎将,封归德将军。时,许天正15岁,博学能文,已经考中“明经”,授职为东宫“纪善”。后投笔从戎,随父在陈政军中担任秘书。许陶、陈政死后,岭南行军由陈元光、许天正主管。

隋朝时期

  龙溪县(今福建漳浦)社会秩序混乱,汉族居民多次请求朝廷派兵镇守。唐高宗

  许天正(649—718),字允心,号云峰,唐豫州汝阳(今河南汝南)人,辅佐陈元光置建漳州,任漳州第一任别驾,官至泉漳团练使兼翊府记室,卒后追赠殿前太尉,袭宣威将军。

  许天正年幼受家庭熏陶,自己又勤奋好学,兴趣广泛,六艺经传(《诗》《书》《礼》《艺》《乐》《春秋》)皆通习之。对军事更是喜好,精研孙吴兵法和历代的战略战术。陈元光见许天正既精通经史又懂军,即令参与军中要事,许天正则“以儒饬吏,以勇练士”。辅助陈元光筹划军务。在其统率下,先后平定惠阳、潮州、抚州及虔南等地的寇乱,建置36寨堡,屯军垦田,教化异族。此后,许天正又着手考虑制定地方法令来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,并制

上一位
许圉师

下一位
杜易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