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组词 > 正文

    烘堂大笑

    详细解释

烘堂大笑的解释

唐 代御史有台院、殿院、察院之分,由台院一名年资最高者主杂事,谓之“杂端”;凡公堂会食,都不谈笑,如杂端先笑,则三院之人随之大笑,谓之“烘堂”。见 唐 赵璘 《因话录·徵》。后因以“烘堂大笑”形容满屋的人同时大笑。 宋 欧阳修 《归田录》卷一:“ 冯相 、 和相 同在中书。一日, 和 问 冯 曰:‘公靴新买,其直几何?’ 冯 举左足示 和 曰:‘九百。’ 和 性褊急,遽回顾小吏云:‘吾靴何得用一千八百?’因詬责久之。 冯 徐举右足曰:‘此亦九百。’於是烘堂大笑。”

词语分解

  • 烘堂的解释 .本指御史公堂会食时举座大笑。后泛指满座皆大笑。 唐 李肇 《唐国史补》卷下:“御史故事:……凡上堂絶言笑,有不可忍,杂端大笑,则合座皆笑,谓之烘堂。烘堂不罚。” 宋 欧阳修 《归田录》卷二:“间
  • 大笑的解释 笑的动作或情况那惹人爱的容颜变成了微笑,而微笑又变成了大笑

上一位
返回列表

下一位
渊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