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组词 > 正文

    知难而退

    详细解释
知难而退 (zhīnán értuì)
原指作战时要见机而动,不硬做做不到的事情。后指遇到困难就退缩,不去克服 withdraw after learning of the difficulties 原指作战要见机而行,不要做实际上无法办到的事。后泛指知道事情困难就后退。

知难而退出处

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见可而行,知难而退,军之善政也。”

使用例句

尤其是因为在那一级里有三、四个“吵客”,弄得那位英文教员不得不知难而退。

知难而退是成语。

国语词典

知難而退 (zhī nán ér tuì)

本指作戰時隨機應變,遇形勢不利則退卻。左傳.宣公十二年:「見可而進,知難而退,軍之善政也。」後泛指行事遇到困難退縮不前或應伺機退卻。唐.皇甫湜.答李生第二書:「夫無難而退,謙也;知難而退,宜也,非謙也。」宋.楊萬里.答本路安撫張尚書:「某不才多病之身,一生寡偶,幾覆車於太行,沉舟於呂梁,知難而退,棄官九載。」

上一位
俊发

下一位
争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