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组词 > 正文

    咿哑

    详细解释

(1).象声词。多形容物体转动或摇动声。 唐 李贺 《美人梳头歌》:“轆轤咿哑转鸣玉,惊起芙蓉睡新足。” 唐 韩偓 《南浦》诗:“应是 石城 艇子来,两桨咿哑过花坞。” 元 郑光祖 《倩女离魂》第二折:“听长笛一声何处发,歌欸乃,櫓咿哑。” 元 马熙 《和韵》:“桑麻莽苍接平野,机杼咿哑闻隔墙。”

(2).象声词。管弦声。 清 陈维崧 《东风齐着力·田家》词:“丛祠畔,丝管咿哑。”

(3).象声词。小儿学语或低哭声。 宋 苏轼 《中秋见月和子由》:“卷帘推户寂无人,窗下咿哑惟 楚老 ( 苏軾 孙)。” 郭沫若 《女神·暗夜》:“儿子不住地咿咿哑哑地哀啼。”

国语词典

咿啞 (yī yǎ)

狀聲詞:(1)? 形容小兒學語或低語聲。宋.蘇軾.趙郎中往莒縣逾月而歸復以一壺遺之仍用前韻詩:「大兒踉蹡越門限,小兒咿啞語繡帳。」(2)? 形容含糊不清的低吟聲。隋唐演義.第八十九回:「那時楊妃從睡夢中驚悸而寤,口裡猶作咿啞之聲。」(3)? 形容物體滾動或搖動的聲音。唐.韓偓.南浦詩:「應是石城艇子來,兩槳咿啞過花塢。」

上一位
匡持

下一位
赞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