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组词 > 正文

    咬文嚼字

    详细解释
咬文嚼字 (yǎowén-jiáozì)
指过分地斟酌字句。用于讽刺那些专门死抠字眼而不去领会精神实质的人。也讽刺那些讲话时爱卖弄自己学识的人 literarism;chop logic;pay excessive attention to wording 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。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。

咬文嚼字出处

元·无名氏《杀狗劝夫》第四折:“哎,使不的你咬文嚼字。”

使用例句

学习文件不能只咬文嚼字,关键是领会文件的精神实质。

咬文嚼字是成语。

国语词典

咬文嚼字 (yǎo wén jiáo zì)

在詞句上斟酌推敲。

元.喬吉.小桃紅.瓠犀微露玉參差曲:「含宮泛徵,咬文嚼字,誰敢嗑牙兒。」 二刻拍案驚奇.卷四十:「好詞,好詞。關情之處,令人淚落,真一時名手!怪不得他咬文嚼字,明日元宵佳節,正須好詞,不免赦其罪犯,召他轉來,為大晟樂正,供應詞章。」

近义词: 句斟字嚼

反义词: 下筆淋漓 文不加點

譏笑士人迂腐而不知變通。

元.蕭德祥.殺狗勸夫.第四折:「哎!使不的你咬文嚼字。」 隋唐演義.第六回:「如遇患難,此輩咬文嚼字之人,只好坐以待斃,何足為用?」

形容賣弄文才、裝腔作勢。

jin**梅.第五十回:「見他在人前鋪眉苫眼,拏班做勢,口裡咬文嚼字,一口一聲只稱呼他薛爺。」 紅樓夢.第二十七回:「他們必把一句話拉長了,作兩三截兒,咬文嚼字,拿著腔兒,哼哼唧唧的,急的我冒火。」

上一位
滑碌碌

下一位
土尔扈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