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组词 > 正文

    钩吻

    详细解释

(1).常绿灌木。缠绕茎,叶子卵形或披针形,花黄色,果实为蒴果,种子有毒,中医入药。也称断肠草、大茶药、火把花、葫蔓藤、野葛、毒根、黄藤等。《太平御览》卷九九○引 汉 桓谭 《新论》:“鉤吻不与人相宜,故食则死,非为sha*人生也。”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疾谬》:“斯诚委夷路而陷丛棘,舍嘉旨而咽鉤吻者也。” 宋 沉括 《梦溪补笔谈·药议》:“鉤吻,《本草》:一名野葛,主疗甚多,注释者多端,或云可入药;或云有大毒,食之sha*人。”参阅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草六·钩吻》。

(2).勾曲的鸟嘴。如鹰、鹫之类的喙。

国语词典

鉤吻 (gōu wěn)

植物名。胡蔓藤科胡蔓藤屬,常綠繞纏灌木。產於我國雲南、廣東、福建,印度亦有生產。平滑無毛,樹皮栓質。葉對生,卵形或卵狀披針形。花淡黃色,萼呈卵形,花冠為漏斗狀,內面有斑點。蒴果膨大,內含種子。根及葉含劇毒,可治神經痛、氣喘、百日咳。

形狀鉤曲的鳥嘴,如鷹、鷲等的嘴。

上一位
滥污

下一位
雁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