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诗词 > 正文

    草堂

    昔我去草堂,蛮夷塞成都。 今我归草堂,成都适无虞。 请陈初乱时,反复乃须臾。 大将赴朝廷,群小起异图。 中宵斩白马,盟歃气已粗。 西取邛南兵,北断剑阁隅。 布衣数十人,亦拥专城居。 其势不两大,始闻蕃汉殊。 西卒却倒戈,贼臣互相诛。 焉知肘腋祸,自及枭獍徒。 义士皆痛愤,纪纲乱相逾。 一国实三公,万人欲为鱼。 唱和作威福,孰肯辨无辜。 眼前列杻械,背后吹笙竽。 谈笑行杀戮,溅血满长衢。 到今用钺地,风雨闻号呼。 鬼妾与鬼马,色悲充尔娱。 国家法令在,此又足惊吁。 贱子且奔走,三年望东吴。 弧矢暗江海,难为游五湖。 不忍竟舍此,复来剃榛芜。 入门四松在,步屟万竹疏。 旧犬喜我归,低徊入衣裾。 邻舍喜我归,酤酒携胡芦。 大官喜我来,遣骑问所须。 城郭喜我来,宾客隘村墟。 天下尚未宁,健儿胜腐儒。 飘摇风尘际,何地置老夫。 于时见疣赘,骨髓幸未枯。 饮啄愧残生,食薇不敢馀。
    注释:去:言离开。蛮夷:指徐知道叛乱是纠集的川西羌兵。塞:犹言充斥。 归:言返回。虞:忧患。 陈:陈述。初乱时:宝应元年,七月徐知道叛乱初起时。反复:指叛乱。 大将:指严武,当时他任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。群小:指徐知道及其同伙。 中宵:半夜。气已粗:气势凌人。 邛南:邛州(今四川邛嵊县)以南一带,当时为内附羌夷居所,知道引之为乱。 布衣:指跟徐知道反叛之平民。专城:指任主宰一城的州牧、太守等地方长官。 两大:两者并大。蕃汉殊:蕃,汉不和而内讧。 西卒:指李忠厚统帅的邛南羌兵。 焉知:哪知。枭獍(:在古典诗文中,常用来比喻狠恶忘恩的人。 义士:指当时倡议讨乱者。纪纲:指封建王朝的法纪,政纲。逾:越轨,引申为破坏。 唱和:此唱彼和。作威:恣意杀戮。福:穷奢极欲。辜:罪也。 杻械:刑具。在手为杻,在足为械,即脚镣手铐。 用钺:指杀人。“钺”,古代兵器,方形圆刃,持以砍伐。 色悲:言面带悲色。尔:你,你们。此指乘徐知道叛乱中,假平乱诛逆为名而为非作歹之徒。娱:谓含悲供人取乐。 贱子:杜甫自称。三年:指宝应元年至广德二年,杜甫逃离成都,往来梓、阆间,凡三年。 弧矢:犹弓箭,喻战乱。五湖:指江苏太湖一带,古为吴地。 舍:放弃。榛芜:丛生的荆棘野草。 步屟:著屐散步。疏:疏朗。一解,林间空地。 低徊:徘徊留恋貌。衣裾:衣腋下摆。 酤酒:买酒。 大官:指严武。骑:指跨马使者。 城郭:指城郭间邻人。隘:阻塞。 腐儒:迂腐的书生,实指杜甫自己。 飘摇:形容时局的动荡不安。 饮啄:此处杜甫以禽鸟自比,言个人要饮食。食薇:吃野菜。“薇”,野草名,高二三尺,嫩时可食,常采以充饥。

上一位
四松

下一位
阆水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