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诗词 > 正文

    流夜郎半道承恩放还兼欣克复之美书怀示息秀才

    黄口为人罗,白龙乃鱼服。 得罪岂怨天,以愚陷网目。 鲸鲵未翦灭,豺狼屡翻履。 悲作楚地囚,何日秦庭哭。 遭逢二明主,前后两迁逐。 去国愁夜郎,投身窜荒谷。 半道雪屯蒙,旷如鸟出笼。 遥欣克复美,光武安可同。 天子巡剑阁,储皇守扶风。 扬袂正北辰,开襟揽群雄。 胡兵出月窟,雷破关之东。 左扫因右拂,旋收洛阳宫。 回舆入咸京,席卷六合通。 叱咤开帝业,手成天地功。 大驾还长安,两日忽再中。 一朝让宝位,剑玺传无穷。 愧无秋毫力,谁念矍铄翁。 弋者何所慕,高飞仰冥鸿。 弃剑学丹砂,临炉双玉童。 寄言息夫子,岁晚陟方蓬。
    注释:“黄口”句:《孔子家语》载:孔子见罗雀者,所得皆黄口小雀,问之曰:“大雀独不得何也?”罗者曰:“大雀善惊而难得。黄口贪食而易得。”黄口:小雀嘴黄,故称小雀为黄口。“白龙”句:《说苑》载:昔白龙下清泠之渊,化为鱼。渔者豫且射中其目。 鲸(jīng)鲵(ní):喻凶残不义之人。翦(jiǎn)灭:消灭。豺狼:一作“豺虎”。屡翻履:指史思明已降又叛。 “悲作”句:此借为国事而悲伤。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周侯中坐而叹曰:‘风景不殊,正自山河之异乎?’皆相视流泪。惟王丞相揪然变色曰:‘当共戮力王室,克复神州,何至作楚囚相对?’”“何日”句:《左传·定公五年》载:吴兵入楚,申包胥如秦乞师,立依于庭墙而哭,日夜不绝声,勺饮不人门七日。“此指诗人为国事心怀忠愤,志在救亡,有如申包胥。何日:一作“何由”。 二明主:指唐玄宗和唐肃宗。两迁逐:李白在玄宗时为供奉翰林,被谗遭逐;肃宗时又被流放夜郎。 去国:离开朝廷或故乡。 屯蒙:艰难蒙晦。《易·屯卦·象》曰:“屯,刚柔始交而难生。”《易·蒙卦·象》曰:“蒙,山下有险。险而止,蒙。” 光武:东汉光武帝刘秀,重新建立汉朝。 “天子”句:指安、史乱起,玄宗西迁入蜀。剑阁:栈道名,在今四川剑阁东北大剑山小剑山之间。储皇:太子。指肃宗。扶风:属陕西凤翔。 “扬袂”句:指肃宗所处地方十分险要。袂(mèi):袖子。北辰:天子之位。 胡兵:指请来助战的回纥之兵。月窟:指西方。古以月的归宿处在西方,故称。 咸京:原指秦代京城咸阳。此用以借指长安。六合:天地上下四方。 两日:指玄宗、肃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