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诗词 > 正文

    满井游记

    燕地寒,花朝节后,余寒犹厉。冻风时作,作则飞沙走砾。局促一室之内,欲出不得。每冒风驰行,未百步辄返。 廿二日天稍和,偕数友出东直,至满井。高柳夹堤,土膏微润,一望空阔,若脱笼之鹄。于时冰皮始解,波色乍明,鳞浪层层,清澈见底,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。山峦为晴雪所洗,娟然如拭,鲜妍明媚,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。柳条将舒未舒,柔梢披风,麦田浅鬣寸许。游人虽未盛,泉而茗者,罍而歌者,红装而蹇者,亦时时有。风力虽尚劲,然徒步则汗出浃背。凡曝沙之鸟,呷浪之鳞,悠然自得,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。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,而城居者未之知也。 夫不能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,惟此官也。而此地适与余近,余之游将自此始,恶能无纪?己亥之二月也。
    文言现象:一词多义
    1、乍:
    波色乍(zhà)明 (初,始)
   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(xiá)也 (突然,忽然)
    2、鳞
    鳞浪层层 名词作状语,波浪像鱼鳞似的一层一层的
    呷浪之鳞(代鱼)
    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(指鱼类和爬行动物)
    3、然
   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 (……的样子)
    然徒步则汗出浃背(然而)
    4、虽
    风力虽尚劲,然徒步则汗出浃背(虽然)
    游人虽未盛 (即使)
    5、得
    欲出不得(能,能够)
    悠然自得: (得意)
    6、时
    冻风时作 (时常)
    亦时时有(常常)
    于时冰皮始解 (这时)
    7、之
    语气助词,放在主谓之间,取消句子独立性:
    镜之新开 冷光之乍出 髻(jì )鬟( huán)之始掠 余之游
    表限定关系,可译成“以”
    一室之内 郊田之外
    代词
    城居者未之知

    己亥之二月
    8、始
    于时冰皮始解 (开始)
   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(才)
    9、于
    于时冰皮始解(在)
    冷光之乍出于匣也(从)词类活用
    鳞浪层层 :名词作状语,像鱼鳞似的
    泉而茗者 :名词作动词,汲泉水 名词作动词煮茶
    罍而歌者:名词作动词 举杯
    红装而蹇者:红装:名词作动词,穿着艳装 名词作动词 骑着驴
    作则飞沙走砾:动词的使动用法,使……飞,使……滚动。
    麦田浅鬣寸许:名词作状语,兽颈上的长毛,这里形容不高的麦苗。特殊句式
    倒装句
    1.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,而城居者未之知也。(宾语前置句,“未之知”就是“未知之”)
    句意:才知道郊外未尝没到春天,只是居住在城里的人不知道罢了 。
    2.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。(状语后置句,“冷光之乍出于匣也”就是“冷光之乍于匣出也”)
    被动句
    山峦为晴雪所洗,娟然如拭,鲜妍明媚,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。(为翻译成被前为名词后为动词,所以是被动句)
    句意:山峦被融化的雪水洗干净,美好的样子像擦拭过一样,鲜艳明媚,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梳好髻鬟一样。古今异义
    披风——古义:在风中散开。今义:披在肩上没有袖子的外衣
    许——古义:表约数。今义:应允,认可
    走——古义:跑。今义:行走
    局促——古义:拘束。今义:空间的狭窄,时间的短促。
    土膏——古义:土地肥沃。今义:很稠的糊状物。
    恶能无纪——恶,古义:怎么。今义:恶人,罪恶。通假字
    恶能无纪 :通“记”,记录
    夫不能以游堕事:通“隳”(huī),毁坏、耽误。重点语句
    (1)燕地寒,花朝节后,余寒犹厉。
    燕地一带(气候)寒冷,花朝节过后,严寒的余威还很厉害
    (2)高柳夹堤,土膏微润,一望空阔,若脱笼之鹄
    高高的柳树长在河堤的两旁,肥沃的土地微微湿润,一眼看过去空阔无际,(我)好像是从笼中飞出去的天鹅
    (3)夫不能以游堕事,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,惟此官也
    不能因为游玩而耽误公事,心中没有牵挂在山石草木之间的人,只有(我)这个闲官儿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