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汉语字典 > 正文
    拼音:
    详细解释:

    〈名词〉

    (1) 古代小儿穿的鞋子。前帮深而覆脚,无后帮。形制与之类似的拖鞋也叫“靸” [slippers]

    靸,小儿履也。从革,及声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靸,履也。——《广雅》

    靸鞮卬角褐袜巾。——《急就篇》

    (2) 又如:草靸;宝靸;靸鞵(无跟鞋,拖鞋);靸拔(鞋后跟上的襻子,拔鞋时用);靸袋(箭袋)

    (3) 低下的物品 [inferiorthing]

    词性变化

    〈动词〉

    把布鞋后帮踩在脚后跟下,穿[拖鞋] [slipper]。如:靸拉(拖着鞋子)

    常用词组

    靸鞋

    国语词典

    靸 ㄊㄚ tā

    〈动词〉

    拖著鞋子。
    《儒林外史·第四回》:「那日在这里住,鞋也没有一双,夏天著个蒲窝子,歪腿烂脚的。」

    穿。
    《红楼梦·第一四回》:「又有十三众尼僧搭绣衣,红鞋,在灵前默诵接引诸咒,十分热闹。」

    靸 ㄙㄚˇ sǎ

    〈名词〉

    一种没有后跟的鞋子。今日的拖鞋是其遗制。原以皮制,为朝祭之服饰或舞女所著。后亦代以草编。
    元·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·卷一八·靸鞋》:「西浙之人,以草为履而无跟,名曰:『靸鞋』。妇女非缠足者,通曳之。」

    详细解释:

    靸 sǎ ㄙㄚˇ

    〔靸鞋〕a.一种草制的拖鞋;b.鞋帮纳得很密、前面有皮脸的布鞋。 方言,把布鞋后帮踩在脚后跟下;穿(拖鞋):靸着鞋。

上一位

下一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