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ā
亞 yà ㄧㄚˋ
次一等,次于。《左傳•襄公十九年》:“圭媯之班,亞宋子而相親也。”匹配;等同。《後漢書•班固傳》:“節慕原、嘗,名亞春、陵。”挨着;靠近。唐元稹《山枇杷》:“亞水依巖半傾倒,籠雲隱霧多愁絶。”掩,闭。宋蔡伸《醜奴兒慢》:“花籠淡月,重門深亞。”少。《增韻•禡韻》:“亞,少也。”丑,难看。《説文•亞部》:“亞,醜也。象人局背之形。”姐妹丈夫的互称。后作“婭”。《詩•小雅•節南山》:“瑣瑣姻亞。”俯;低垂。也作“壓”。唐杜甫《上巳日徐司録林園宴集》:“鬢毛垂領白,花蕊亞枝紅。”亚洲的简称。如:欧亚大陆。姓。《姓觿•禡韻》:“亞,《路史》云,成周支庶之後。” 更多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