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汉语字典 > 正文
    拼音:tāo
    详细解释:

    韜、鞱 tāo

    〈名词〉

    (1) (形聲。从韋,舀( yǎo)聲。韋,熟皮。本義:劍套)

    (2) 同本義 [scabbard]

    韜,劍衣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
    (3) 裝弓的袋子 [bow case]

    韜,弓衣也。——陸德明《經典釋文》

    (4) 用兵的計謀 [military strategy]

    不勞孫子法,自得 太公韜。—— 李德裕《 李文饒集》

    又如:韜鈐(用兵的謀略);韜略(指軍事上的謀略)

    词性变化

    韜 tāo

    〈動〉

    (1) 掩藏 [conceal;hide;cover up]

    韜舌辱壯志,叫閽無助聲。——杜牧《感懷詩一首》

    又如:韜光晦跡,韜光諱彩(收斂鋒芒;隱藏蹤跡);韜日(日光隱藏);韜世(比喻度量之大,足以容世);韜光(收斂光彩,比喻人懷纔不露);韜沉(隱逸);韜含(諳記,熟諸);韜表(彌封書表);韜面(遮面)

    (2) 納弓於弓袋 [put bow into case]

    韜,弓藏也。——《廣雅·釋器》

    (3) 如:韜弓(納弓入弓套)

    (4) 包容 [contain]

    有韜世之量。——潘岳《寡婦賦》

    又如:韜世(度量大);韜合(包容切合);韜涵(包含)

    (5) 寬;緩 [relax]

    [梁元帝] 常言:“我韜於文士,愧於武夫。”——《資治通鑑》

    常用词组

    韜光養晦 韜晦 韜略

    国语词典

    韜 ㄊㄠ tāo

    〈名词〉

    劍套。
    《說文解字·韋部》:「韜,劍衣也。」

    裝弓的袋子。《詩經·小雅·彤弓》「彤弓弨兮,受言櫜之」句下漢·毛亨·傳:「櫜,韜也。」
    唐·陸德明《經典釋文·卷六·毛詩音義中》:「韜,本又作弢,弓衣也。」

    兵法。
    如:「韜略」、「六韜」。

    〈動〉

    隱藏。
    如:「韜光養晦」。

    详细解释:

    韜 tāo ㄊㄠˉ

    弓或劍的套子。隱藏,隱蔽:韜光養晦(隱藏才能,收斂鋒芒,不使外露。亦作“韜晦”)。用兵的謀略:韜鈐。韜略。

上一位

下一位